半導體業拚2050淨零 侯永清:已向政府提出未來20年產業綠能需求
川普勝選美國總統,未來能源議題將持續延燒,業界也關注政府未來對核能、綠能態度和政策,TSIA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侯永清今日(11/7)受訪表示,強調希望在2050年做到淨零排放,要達到這個目標,需要政府持續提供綠能,而且能夠配合產業對綠能的需求。
2024/11
08
全球拚2050淨零排放 碳權概念股紅翻天!碳權到底是什麼?六大觀念不可不知
台灣碳權交易所2023年8月7日開張,《氣候法》兩項子法公布,訂定碳費徵收標準,被視為是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一項里程碑。如今,歐盟碳權機制動起來了,碳交所碳權開放交易,環境部也在2024年9月9日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,經過四小時熱烈討論,終於收斂意見,碳費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將落在每噸300至500元間,並兩年檢討一次,將採分階段調升。《經濟日報》整理一系列碳權相關資訊,帶您一同來瞭解,應環境保護而催生的碳權議題和商機。
2024/11
07
台泥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場亮相 嘉義、高雄將再建150 MW
台泥(1101)旗下嘉謙綠能5日在嘉義布袋漁電共生一期案場舉辦「漁電共生 健康共享」活動,該案場A-F六區已於2022年11月全數併網發電,至今為台電發出1億3,749萬6,643度綠電,不只是發電,旗下漁電共生案場中養殖戶已穩定產出鰻魚、金目鱸魚、虱目魚、吳郭魚、白蝦及泰國蝦等多樣低碳漁貨。台泥綠能於嘉義高雄等地建置及開發中的漁電共生案場尚有約150MW,於新北雲林也正規畫新的陸域風機場址。
2024/11
06
ESG國際快訊》9國逾60位科學家呼籲:不要再用種樹實現「碳抵消」
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加入永續共好行列,「碳抵消」(carbon offset)成為各大企業顯學,透過支持或資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,以彌補日常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。然而,來自九國、超過60位科學家指出,這種「碳抵消」措施無效,而且正在拖慢企業真正減碳進程。他們簽署承諾書,呼籲企業應儘快朝「真實零排放」邁進,而非只是玩數字遊戲。
2024/11
05
能源論壇12月3日登場 李君禮:射四箭助企業取得綠電
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,綠電是產業的硬需求,因應國際供應鏈對綠電的強烈規範,產業除須維持生產所需用電,綠電也是外銷出口的必需品,能源署務實盤點需求,確保各年度綠電供給高於需求,並射出四箭幫助企業取得綠電。
2024/11
04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32
  • 快速選單: